1334
浏览土家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张家界土家族有一种优美、古老的舞蹈名“摆手舞”。这种舞蹈,一般从每年的正月初三跳到十七日止。在这段日子里,每天夜间都敲锣打鼓,男女穿着盛装聚集在摆手堂前,欢快地跳舞唱歌,并且一连十多天不间断,热闹非凡,是土家族盛大的节日。
“摆手”,土家人称为“社巴”,正月初三至十七日这段时间称为“社巴日”或“社巴节”,历史上,土家人在各村寨都建有“摆手堂”和神庙。在神庙内,还供有土家族的祖先八部大王或土司王神像.每到“社巴节日”都有歌舞活动。这种调年摆手舞叫“社巴”也有叫“调年”的,有强烈的戏剧性,有故事情节,还有人物,它由拔普(公公)、拔帕(婆婆)、阿达与阿柯等男女老少集体在而舞。
摆手舞的形式一般是这样的:在摆手堂的中央高挂龙旗,四方点灯,由金童玉女给土家人用铜盆洗手,再从香火山取来神火,然后在龙旗下点燃3堆篝火。随着3声炮响,先由梯码法师(巫师)手举八宝铜铃作前导,大家跟着翩翩起舞,彻夜不眠。
摆手舞的主要动作在走路与弯腰时,摆动同边手。摆的形式,一般分单摆、双摆、环摆、花摆、插摆与摆七步等,因为摆得多,所以称“摆手舞”。摆手舞,还分“小摆手”与“大摆手”。“小摆手”的规模的较小,形式与内容主要是模拟挖地、播种、薅包谷草、摘包谷或者是在田里插秧、扮谷、晒谷等多项农事活动,也有表现打猎或渔猎活动的。有些地方的“小摆手”舞也有表现吹木叶、接新娘等生活内容的。
“大摆手”,主要是规模大,参加的单位往往是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寨,参加的人数也几千人或上万甚于几十万人的。“大摆手”的内容比“小摆手”丰富,除表现农事活动和土家人生活以外,还有表现军事活动的。“大摆手”的形式,一般先由领头人手执五彩布条做的“柳巾”指挥,接着是“梯码”队(由巫师组成)和鼓乐队,同时,男女摆手舞队也一起入场。这其中还有特别引人注目的披甲小旗队(他们身披打花铺盖象征盔甲)。这支披甲小旗队手执小花旗,颜色有红有绿,有黄有蓝,色彩艳丽,五彩缤纷。他们表演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反映人类起源,先民军事活动、部落搬迁等,舞蹈动作难度较大,为广大土家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