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浏览
传统的土家刺绣,吸引各方游客。 彭立平 摄
搭上旅游快车,桑植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向韬 摄
“天门狐仙”剧场,演出场场爆满。彭立平 摄
夜幕下的慈利县罗潭村,游客乐游其中。 彭立平 摄
云雾缭绕的石堰坪村。彭立平 摄
昔日贫穷山村变成如今的“五号山谷”客栈。 吴勇兵 摄
进入8月,张家界旅游喜事连连,民俗文化活动月精彩纷呈,“黄龙音乐季”吸引全球目光,永定启动“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海峡两岸乡村旅游推广交流会共议旅游扶贫……
一个个大手笔背后,不仅是旅游市场的欣欣向荣,更是共享旅游扶贫的真实体现。
张家界作为三湘大地一块风景绝美、风情浓郁的人间仙境,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一个个乡村旅游项目如璀璨明珠散落在美丽大地上,一个个古镇村庄撩开神秘面纱款款而来。扛起旅游扶贫大旗的张家界,让众多贫困群众受惠,也在更多人心中播下希望。
“景点扶贫、线路扶贫、商品扶贫、就业扶贫,四轮驱动旅游扶贫。”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表示,高起点谋划定位,靠青山捧绿水,让美丽决战贫困,打造旅游扶贫的“张家界样本”。
旅游景点扶贫——
贫瘠山林成“摇钱树”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宣布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整区脱贫摘帽,成为全省率先整区脱贫的两个区县之一,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旅游扶贫可行性经验。
坐拥张家界核心旅游资源的武陵源区,以“景点带动”为旅游扶贫主要方式。2016年,全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数达到2万多人,为贫困户兑现产业分红325.7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万元。
建市以来,张家界每一步的发展无不与旅游息息相关,每一次旅游新举措,又无不与当地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
近年来,张家界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将扶贫攻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一举活了资源、绿了河山、富了农民。
旅游景区带动就业、旅游股权带动脱贫,就是张家界探索出的产业化程度高、带动力强、可复制性好的旅游扶贫路径之一。
一方面,依靠成熟景区,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景区打工,让他们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服务员、司机、维修工等,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同时,鼓励贫困群众把土地、山场等租给合作社或企业发展旅游,把贫困户自有资源折价入股,吸纳贫困群众在企业打工,使之成为拿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和务工薪金的“三金”农民。
“守着山林,就可脱贫。”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太华山村建档立卡户杜吉青60亩山林流转给大峡谷景区,每年租金4000多元,还有3000元景区商铺招租分红。
不仅仅是租金、分红。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213万人次的大峡谷景区,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购物、用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靠吃“旅游饭”,景区所在的4个村,3年总共脱贫1918人。
旅游线路扶贫——
山沟古村成“好去处”
金秋,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处处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一条知名的红色旅游线路穿过这里。
新阳村、泉峪村、红军村……这些散落在核心景区周边的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珍珠,被这条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偏远的红色土地,在旅游扶贫战略的带动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张家界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包含森林旅游类、张家界地貌类、喀斯特地形类、民族文化类、四大类资源、40多个资源点。如何利用张家界品牌影响力形成旅游线路集群效应,打造成一条条的“富民路”,早就成为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并实施的课题。
翻开《张家界市旅游扶贫精品线路导览图》,9条跨武陵山片区旅游精品线路、3条跨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将张家界美丽山水串联成线、成片,带来众多游客,也为贫困群众带来致富机会。
建设12条跨区域线路同时,在2014年,张家界就已推出槟榔谷、八大公山、崇山等1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地域相临、资源相近的40个村落整体向外界推出。如今,分布在这12条线路上的石堰坪村、新坪村、余家山村等6个村已于去年顺利脱贫,今年预计将脱贫7个村。
在旅游扶贫精品线路的带动下,武陵源杨家坪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贫困群众围绕旅游户均增收超过2000元;慈利县双云村整合优势,探索发展“山水田园+土家文化+特色餐饮”模式;永定区茅溪桃花、罗水油菜花、桥头金银花、沙堤梨花、后坪荷花、王家坪杜鹃花成为游客向往的乡村旅游“六朵金花”……
山沟沟变成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老宅子变成城里人稀罕的好地方,农家饭变成人们津津乐道的“新口味”……这些变化,让贫困群众看到潜力、看到希望,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增强了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
“将在24条线路上创建100个左右旅游扶贫特色村。”张家界副市长欧阳斌介绍,力争到2019年,24条线路年接待游客11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确保全市30%的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
旅游商品扶贫——
深山土货成“抢手货”
7月31日,“张家界礼物”首家门店正式对外营业,首批入选“张家界礼物”的产品涵盖张家界本地生产的工艺品、休闲食品、生活用品等近50个品种。未来,“张家界礼物”将扩大至全市所有优质旅游产品,让超过6000万人次的游客乐游张家界,乐购张家界。
一件“礼物”就是一个“扶贫工厂”。
“乖幺妹”土家织锦先后培训员工1200人次,5个生产基地106名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可达3万元;“湘阿妹”菜葛基地通过村企共建、委托帮扶、小额信贷等产业扶贫模式,去年共为协和乡565户分红150万元;“高山怡韵”茶叶带动5个贫困村种植青钱柳,212户527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达2800元……
早在2006年,张家界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旅游产业商品集群”。11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个个“富民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同时,通过探索与旅游市场紧密接轨的模式,旅游商品产业造血能力持续增强,旅游扶贫功效越来越大。
洞溪辣椒、沅古坪腊肉、白石萝卜……在大力开展旅游商品扶贫的引领下,这些大山深处的“土货”,逐渐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抢手货”。
由政府投入资金,给予政策扶持,为优秀的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基地,壮大旅游商品阵容,是张家界旅游扶贫的经验之一。
走进慈利县“众创空间”,粉丝、剁辣椒、鸡蛋、葛粉等农家土特产品一应俱全,同时还有地龙探险、萤火虫户外、慢生活圈、金慈旅行社等企业直接从事旅游行业,本土旅游资源、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推介。
品牌“一届农户”就是第一批孵化企业,如今,主打品质蜂蜜的这家企业,年销售量达到450吨,惠及全县386户贫困蜂农。
旅游就业扶贫——
贫困村民成“上班族”
“晚上演出两小时,工资1000多元。”张家界市旅游职业学校学生周雪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兼职在“天门狐仙”演出,开销之余,还能每个月往家里寄500元钱。她计划毕业后留在剧组,届时工资可达3000多元。
依托美丽山水、深厚土家文化的罗潭村,通过引进旅游企业,吸引全村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去年,全村平均收入达到6580元,是2014年贫困收入3倍,贫困人口也由三年前的67户253人递减到3户7人,贫困发生率由31.94%降至0.88%,提前一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目标。
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是张家界市旅游扶贫“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宏伟蓝图的真实体现。通过多渠道就业引导,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田间地头走进景区、酒店,换成了服务员、讲解员、保安员等“新身份”。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旅游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切入点,是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利器。
目前,张家界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村、40%的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建设,有20多万贫困农民从事各类旅游业,每年因旅游扶贫脱贫人数达1万余人。
根据去年3月出台的《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未来,张家界还将建设2家5A级旅游区,100个乡村旅游服务基地。结合目前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地质奇观旅游目的地3大品牌创建,实现全要素提升,预计将创造不低于1.5万个就业岗位。
田间地头做产业,唱着山歌搞旅游。
如今的张家界,年轻人纷纷“归巢”,“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随之减少。旅游扶贫照亮了山村的夜空,也点亮了贫困群众面向崭新未来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