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张家界的故事—苗女放蛊

2022-09-18 00:00 1010 浏览

 所谓“蛊”,最早见诸史书的是《周礼•庶民》:“掌除毒蛊。”《论衡•商虫》以为“益虫日蛊,蛊若蛾矣。”到了汉代,巫蛊盛兴。而苗语谓蛊为“欺”(qid),俗称“草鬼”。蛊婆则叫“草鬼婆”。沈从文先生这样写道:“湘西女性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三种女性的歇思底里亚,就形成湘西的神秘之一部。这神秘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

  黑社寨对山腰有只石板砌墙石板盖顶的石头屋,屋里住婆孙二人,婆长得奇丑,她的孙女岩香却是个叫后生活不了死不成的俏妹子。

  岩香常到后山捡枞菌。一天,听到有人冲她唱“勾勾歌”:

  唱歌要唱勾勾歌,

  扯药要扯勾勾药;

  顺手扯把勾藤子,

  勾到情姐不得脱。

  唱歌的中年男人是县土产公司的采购员,专门进山割枞油。终于有一天,枞油客在枞毛地上霸蛮扯了岩香的衣衫裤子,岩香不辞、不哭、不闹,回家跟鬼婆讲:“俺是他的人啦。”鬼婆长吁一口气,卸下了心头重负。那天全寨子人都去喝喜酒,听新郎新娘一起唱“俩俩歌”(俩,音lia,取相互粘连之意):

  糯米相俩滚成坨,

  稻草相俩绞成索;

  哥妹相俩在一起,

  俩到发白牙齿落。

  可婚后不久,岩香渐渐察觉出枞油客那双游离不定的眼睛中像飘着一丝浮云。一天,枞油客说,他要下山送枞油去,过一晌才得回来。岩香已意识到这个男人要甩掉她了,可肚里已有了他的种呀!她摸到鬼婆床边。鬼婆叹口气,脸上露出阴冷的笑,交给她一把钥匙。岩香从那口老掉牙的箱子里摸到了一个纸包。

  第二天,岩香送男人下山,到了山脚凉水潭边,岩香用芭芭叶挽了个水瓢儿,舀了满瓢儿水敬给丈夫,说:“油郎哥,出了这座山,就喝不到这样的好泉水了。”男人一口喝了,女人又叮嘱:“油郎哥,要是有个三病两痛的,就早点儿回来啊,山里有神药,千万莫挨时间啊……”没多久,过路客捎信讲:“枞油客病了。”岩香就骂:“给我病死他,哪个叫他不回来的!”过后又忍不住哭。再后来,又有人捎口信:“枞油客死了。那个病也怪,吉首、长沙都诊不好。”岩香动哭声了:“砍脑壳的,啷不回来诊呀?叫你莫挨你要挨!”那人讲:“他啷敢回来?人家是有妇之夫。人家要告他的重婚罪!”岩香找病床上的鬼婆又哭又闹:“为什么要放那药?为什么?为什么呀?!”

  鬼婆叹口气,断断续续道:“这药叫蛊。是苗家祖传下来的……一代传一代……只传……女人。男人要出远门……吃了它……就要生病……不怕他走……走到天边,也、也、也要回来的……”

  自然,也有服了蛊药后发病,经放药人施以解药而活过来的。当年被发配天狼坡苗寨的上海知青小陶,当了麻婶家的上门婿。后来知青开始回城,小陶要妻子苟妹一起走,苟妹却说:“家门不关,香火不断。这是苗家古俗。”

 

小陶思父心切,就作出缓冲方案:他先回上海,待为阿妈、苟妹办好户口手续,再接他们去上海定居。

  这一夜,麻婶老睡不着。那年,麻佬倌从白河放排到辰州(今沅陵),一场官司打了半个月,事了结了,身子却病了。麻佬馆突然想起女人的嘱咐,就拖病日夜往回赶,可人未进屋。就死在了箱子岩下的纤道上。麻婶寻到男人的坟堆,哭得死去活来:

  我郎死了慢点埋,

  抬到堂屋等姐来;

  寿木上面三巴掌,

  情愿我死你转来。

  她说好悔哟,不该给男人下药的。事都过去几十年了,麻婶仍然那样刻骨铭心。再说小陶下山不久,几经周折,总算办好了该办的各种手续,病却上身了。先是虚肿,再是干瘦,百药难治。这时,他连接苟妹几封急信,催他速回山寨,说山里有神药可治。小陶自知再生无望,也想回山寨与妻儿见上一面,便由堂兄陪同,登上天狼坡。麻婶见状,真想立时把“解药”下了。下解药,苗人叫“收益”。典藉上这么记:“中蛊者非狂必死,惟系铃人可以解铃。”可麻婶却咬牙把解药收了。她还想探个明白:小陶这次回来,是长住还是只点个卯?若是后者,就莫怪为娘的下手无情!两天后,她万万没有想到:苟妹通过与丈夫彻夜谈判,彼此皆不能说服对方。还是各奔前程吧,苟妹于是偷了解药,打清早送丈夫下山。相传许多年后,麻苟妹牵着儿子走进了大上海。麻婶流泪对女儿说:“你做得对,爱情是套不住的。你走吧,小陶还等着你呢……”

  关于湘西放蛊之事,典有所载,民有口传。沈从文先生生在苗城凤凰,对湘西的神秘文化耳濡目染,深得精蕴,曾在多篇作品中述及放蛊原委。但是,也有人对苗女放蛊予以否定,认为“乃悉蛊妇之谬传”,或者完全是子虚乌有。然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放蛊之事仍长传不衰,它与瑶族女书一样成为世界女人一大古谜。

  【附记】关于湘西三大古谜

  辰州符、赶尸、放蛊,历史上称为“湘西三大古谜”,在张家界境内广泛流传,不知有多少人抱着神秘而好奇的心理,深入民问,企图破解这些古谜,但都无功而返。

  三大古谜中,辰州符为首,民间的巫傩表演(如滚榨刺、踩犁头、上刀梯等)靠的就是辰州符;赶尸更是离不开辰州符。在外人看来,这些古谜简直是怪诞不经、莫名其妙的邪术,但它们的真实存在却是被验证了千百年的。

  辰州符起源于辰州,影响所及,几乎主宰了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地区尤其是沅澧流域的巫傩文化活动,尽管经过解放后五十年的取缔、禁止、打击,甚至以法惩治,但这些东西仍顽强地生存下来,因为它只是作为一种祭祀形式或一种表演存在,这可能就是它们之所以根植民间长传不衰的原因。至于这里面究竟有没有违反科学的东西,我们认为在未真正揭示其奥秘之前,下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

  以目前三大古谜存在情况看,放蛊仍深藏苗寨之中,赶尸之功,已几乎失传,独辰州符在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书郑重推出湘西古谜探秘故事,意在吸引更多热心者去探索、去解释这种千古难断的公案,或许,谜底就是人类尚未认识的科学玄机?

分享:
相关内容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金鞭鱼
    【最显年轻的鱼:金鞭鱼,不老神鱼】金鞭鱼,生活在水质清澈、没有污染的山溪沟谷之中,其颜色亮丽,身体半透明,透过肚皮甚至能看到五脏六腑。在这种山泉中,金鞭鱼永远都似不老的顽童,再怎么长,也长不过5寸,年年看,年年不变,年年长,年年不老,如同不老的神鱼,怎么看都显得年轻而又活力十足。金鞭鱼通过最简单的烹制,无需加入任何多余的佐料,鲜香之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枞菌
    【最讲究缘分的蘑菇:枞菌,菌中之王】张家界除了山还是山,山上除了石头,就是树木,森林之中最多的莫过于菌类。山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四条腿爬的不如吃两条腿飞的,吃两条腿飞的,不如吃一条腿立的。山里的人,普遍认为吃山珍胜过吃野味,大山中无数的菌类,自然就成为山民的食中佳肴,而枞菌,顺理成章成为这佳肴中的珍品。但要品尝枞菌,要买到枞菌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杜仲茶
    【最传奇的树茶:杜仲茶,张家界的“市茶”】杜仲被人称为传奇之树,是第四纪冰川孑遗下来的,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张家界独有树种;因其皮可以入药,但剥皮后却不会像别的树一样枯死,还会长出新皮;更传奇的是杜仲分公母,繁衍能力十分强大,一公一母两棵杜仲在一起,三五年内即能成林。而杜仲树名,也具有传奇色彩,相传孙中山先生的保镖南北大侠杜心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葛根粉
    【最折腾的淀粉:葛根粉,武陵源大峰林中的植物黄金】早在《诗经》、《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典藉中,就有葛的记载。葛分海拔800米以下的米葛与海拔800米以上的柴葛两种,米葛粉是普通食品,而柴葛则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典藉所记载,就是野生柴葛,人们食用的部分,就是从野生柴葛根部获取的淀粉。武陵源大峰林山高林密,野生柴葛众多,根部钻入泥土很深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岩耳
    【最悬乎的山珍:岩耳,武陵源大峰林的红细胞】岩耳是生长在武陵源大峰林石英砂岩绝壁上的一种特有菌类植物,如同武陵源大峰林的红细胞,与这片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偎,滋养着这片峰林中的野生动物与人类。采岩耳的人,本地叫岩耳客,采摘时用绳子的一头绑在结实的树或石头上,另一头绑在岩耳客的大腿上,将绳子下降有万丈绝壁上的岩耳生长处
相关推荐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蒸腊肉、蒸香肠
        对许多南方人来说,蒸腊肉、蒸香肠,就是一种家的味道,一种童年的记忆。(腊肉咸香,香肠微辣)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三下锅
        “三下锅”,算得上是土家最平常而又最富盛名的一道菜。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主要食材也演变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核桃肉(猪头肉)等选其中二、三样或多样。三下锅的吃法也有干锅与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枞菌炖腊肉
       枞菌又名松乳菇,主要分布在湘、鄂、黔、渝交界地区的大山之中,分乌枞菌、红枞菌两种,以乌枞菌最为美味,生长季节一般为三月、六月和重阳期间,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重阳菌更是被誉为“菌中王子”。     枞菌与
  •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驾行 - 岩耳炖土鸡
    岩耳炖土鸡      岩耳产于武陵源万丈绝壁之上,采岩耳之人腰系绳索如同空中飞人,其采摘难度非同一般,加之气候等因素岩耳亦日渐稀少,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与土鸡合炖相得益彰,香味醇厚馥郁(口味清淡)。一、原料。1.主料:石耳25 克,土鸡1只。2.调料:料酒、精盐、味情、葱段、姜片。二、制法:      1.将土鸡去毛、年脏
免费获取定制行程
  • 15174421088 微信同号
  • 13307448811 微信同号
  • 825210@qq.com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