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7
浏览 文学家沈从文曾说:“到了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半个湘西。”当溯源澧水采访小组来到张家界市永定区,我们便努力去寻访阳戏踪迹,却听闻张家界阳戏剧团是该地唯一一个专业剧团,如果没有商家活动或庆典请剧团演出,阳戏很难在市区看到。我们怀着一丝希望直奔剧团所在地,期待能有所斩获。
来得不巧,剧团演员刚刚排练散场,闻讯赶来的阳戏第10代传人周志家安慰我们,明晚该剧团将在青安坪乡瞿家堡村演出,欢迎我们前往观看。周志家曾是该剧团团长,2006年退休,在他的介绍下,庸风楚曲中走来的阳戏揭开了神秘面纱。
张家界土家族阳戏,又称大庸阳戏、北河阳戏或北路阳戏。它发祥于永定区教子垭、官坪、茅岗一带土家族聚居地,迄今近三百年。据老艺人传说,阳戏创始人为中湖乡犀牛峪土家族覃玉龙、覃玉凤兄弟。覃氏兄弟于康熙年间外出挑盐,途中常以演唱花灯解乏,路人颇爱听闻,问其所唱何调,答曰:“阳盘戏也!”路人曰:“啊,唱的阳戏。”自此便有了阳戏。
“金线吊葫芦”唱腔是张家界阳戏的特色所在,这是土家人将大山号子与戏剧结合的产物,新奇古怪,极具音韵的穿透力。它的唱法必须用真假嗓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在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
张家界土家族阳戏班,俗称“堂子”。覃家堂子是阳戏戏班起班较早、弟子较多的阳戏演出团体。该堂子第五代才开始收外姓徒弟。后来,阳戏艺人庹松霞吸取荆河戏的表演程式和化妆、服饰,阳戏开始趋于规范化、程式化。
新中国成立后,阳戏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上世纪50年代初, 业余阳戏剧团发展到100多个,专业演职员达200余人,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阳戏剧目。“上世纪80年代阳戏最红火。”46岁的张婵浓从1982年开始演阳戏,她说,当时老百姓中流传着“愿吃酸菜看阳戏,不愿吃腊肉挑石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阳戏开始没落,一些演员转去歌舞场所演出,40多人的张家界阳戏剧团只剩下不到20人坚守。
阳戏剧团的窘困至今一样。据周志家介绍,张家界阳戏剧团现有老少演员86人,演出人员43人,国家负担50%的工资,另外50%靠自筹。剧团靠下乡演出和承接商家活动筹集经费,演员每演一场,补贴10元钱。因待遇差,留不住人,剧团已经有20多年没有培养小学员了,具有“湘西梅兰芳”之美称的丁祖雪等一些阳戏名家的优秀剧目和唱腔已濒临失传。
第二天我们来到瞿家堡村时,流动演出车已装好,一群十八、九岁的学生在老演员的指导下妆扮。这是剧团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来的首批学员,今年7月1日出师后便出来接演节目。“孩子们学历低,编剧、导演、创作等能力都很弱,但我们没得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阳戏已经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今年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谁来续演阳戏辉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