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
浏览
猴年春节,中国游客再一次爆买全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联合发布的数据,2016年春节期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人数预计达到570万至600万人次(不包含港澳地区),出境花费按照人均1.5万元计算,有望达到900亿元。媒体也报道称,由于春节大批中国游客赴韩国购物,韩国百货店销售额已增长70%。
不仅春节期间,近几年的出境游一直由购物驱动,可见中国游客的购物消费需求之强烈。旅游被总结为“吃住行游购娱”,本该是拉动消费的龙头之一。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出境游并将大量花销用于境外购物,导致大量购物需求和消费的跨境转移,国内市场并没有获得旅游购物消费的红利。旅游已经从当初的最重要的创汇行业,成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之一,而且随着出境游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不可否认,购物体验本身是人们出游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一半以上的游客出境旅行就是为了购物,而且是购买各种日用品的时候,这个市场显然是不正常的,更不能简单解释为“太有钱”,何况有些同类产品在中国的售价要远高于境外的价格。
那么,能不能把消费留在境内呢?这一点,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后,游客消费构成发生明显变化,购物支出比重由原来的13.8%迅速提高到27.6%。最新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商场商品价格比T3航站楼贵一成左右,但已经比国内的商场便宜不少。就冲着这一点价格优惠,游客也愿意掏钱包。火爆的销售让商场投资方不仅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赚了一大笔,周边的房地产、餐饮、住宿也相应得到带动。旅游本就是产业链,如果适当让渡购物这一个环节的税收,能够激活“吃住行游娱”各个环节,其实值得一试。
另一个可以做文章的是入境游。据报道,去年外国游客在北京最大的一笔花销是花89万元买了一个螺钿屏风。可见对入境游客来说,中国同样有值得买的“奢侈品”“日用品”。我们一直苦恼于入境游连年下降、境外游客消费不够大方,也许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产品设计、线路开发等工作没有做到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游将会成为日常,去韩国买泡菜、日本买电器、欧洲买奢侈品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拦着国人出境旅游,更不能阻止他们把钱花在境外。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出境游的中国游客和愿意来中国旅游的境外游客,尽可能甚至更愿意在中国境内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