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浏览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究竟有何新意?如何落实?
问题导向:抓住经济领域主要矛盾
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我感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论上的创新性概括。”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远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与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因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内因是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原因。供给侧改革恰恰抓住了当前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
“综合分析,明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复杂,困难可能比今年更大。”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徐绍史再次强调了“结构性”问题的突出性——新产业新模式在成长,新的发展动能在孕育,但新旧转换“青黄不接”。总的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探底阶段、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国际比较优势从劳动向资本和技术转变的重要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增长动力转换,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战略眼光:五大任务有前瞻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王远鸿认为,五大任务在政策上做出了前瞻性安排,体现了战略眼光。去产能,当前主要的难点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行业矛盾更严重。这就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对“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来实现市场出清,特别要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患引发社会风险。
从去库存看,目前商品房待售面积居高不下,相对于现有户籍人口供大于求,如何激发2亿多城镇非户籍人口的消费潜力至关重要。“房地产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王远鸿指出,下一步,一是要推进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形成在就业地买房和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二是要通过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将部分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施城镇旧房改造等措施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三是要利用房地产调整时机,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兼并重组。
此外,从去杠杆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等。对此,王远鸿指出,下一步,需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探索完善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和定价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创新思维:多措并举推进改革实施
当前,围绕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一系列务实举措正在推进——
针对“降成本”,国家发改委将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出台降低电价的合理方案;围绕“去库存”,将制定实施1亿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针对当前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库存压力比较突出的情况,抓紧推动制定化解库存方案;围绕“补短板”,再布局一批重大项目,设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全球创新网络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在专家们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创新思维。要有更强的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既要大力发展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贴近百姓生活的生活性服务业,又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跨境投资合作,提升配置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