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
浏览 张家界“赶年”,这是记者来到这座国际旅游新城两年后才发现的,才有的现实体会。刚来张家界的头两年,记者孑然一身,工作、情感、生活都无稳固的着落,自然,每年的春节与其他人一样回家团聚,我则回到湘江边上的父母身边吃除夕夜的团年饭。后来“引”了个张家界的土家女对象,差不多要结婚了,第一次在岳父母家过年才知道,张家界春节除夕不吃团年饭,竟然是年三十的凌晨过“赶年”!
在张家界头一回“赶年”时,很不习惯,打乱了我这个外乡人春节已习惯的过年节奏。
记者老家在湘江边上,大年三十这天直至上午,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譬如,那时候母亲就还在家中为除夕团年饭做最后材料的准备。腊月三十这天的中午之前,让人最后采集补充年货,尤其是新鲜蔬菜的集市也是还不一定完全散去的。记者当天当时最重要的过年工作任务是写春联、贴春联,有时也帮邻居写好几幅。在整个小城周遭一片过节前安静祥和的气氛中,闻着邻里飘来的年夜饭的香味,和偶尔几声小孩的炮仗里,写好的春联赶在下午四时前贴起,绝对误不了祭祖、放炮、吃团年饭的大事。这些都是记者二三十年来约定成俗的过年记忆。
没想到这种过年的传统在张家界对象家里被完全打破。土家人差不多整整提前了一天过年。在年三十的凌晨开始过年!这样,前一天就要准备年夜饭。晚上是没多少可睡的。做大人的差不多是忙一整夜。小辈们不用忙,尤其像记者这样准做女婿的。但也不好意思不忙。总之,很不习惯。
最不习惯的是凌晨爬起来吃年夜饭。略睡过后,半夜里被鞭炮和对象催醒,睡眼朦胧之际面对土家十大碗和大锅的“和菜”,第一次胃口实在是无法适应,也觉这种过年法不可理解。
吃完早晨的“年夜饭”,张家界人真正过年!年三十的大白天,鞭炮声从凌晨开始,远远近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此起彼伏地会响一整天,土家人都会呆在家中不能串门,所以城里街中并无一二行人也几乎无商铺开门。当然也会有人出门寻山,那是一家老少给已经归根林野的亲人先辈去拜年辞岁,当地人称“送亮”。
在张家界过年过多了,也感到“赶年”的好处和惊喜。对于记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双边过年两不误。记者张家界“赶年”过后再赶路,驱车六七小时,正好赶上湘江边上的那顿除夕年夜饭。两边都吃了“年夜饭”,两边的家庭都团了圆,皆大欢喜。
那么惊喜呢?那就是土家人的生活智慧。赶年,就是“赶”生活。“赶年”,从年三十的零时开始,就是一场土家人用鞭炮向他人告示自己幸福生活的竞赛:谁家赶得越早过年,意味着谁家的主人能干勤劳;谁家赶的越早,意味着谁家生活富足、人丁兴旺;谁家赶得越早,意味着谁家在新年里就会事事顺意,好日子更会快快来临。
自从在美丽的张家界小城里成家生子后,今天是记者过的第七个“赶年”。记者也早已习惯了早起早过年的土家族“赶年”了。
随着张家界旅游的发展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来张家界工作和旅游的外地人越来越多。生活在张家界地貌大山里的土家人总是在期盼美好、富裕、祥和的新一年,并用自己一贯的不向大山屈服的主观积极性,去催动总要过去的旧日子早点过去,去迎接总会到来的好日子快点到来。许多像记者这样的外地人来到张家界,甚至老外,都要入乡随俗,要“赶年”!
“赶年”习俗的由来
张家界的土家族人过年,比其他民族要提前一二天:如遇农历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此称“赶年”。
关于“赶年”的来历,相传出自明朝。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土家先民正准备过年,朝廷突然下了圣旨,调湖广土兵前往江浙抗倭。大批土家族士兵奉旨调浙东沿海,随土家族将领胡宗宪、俞大猷征剿日本倭寇。为了使马上就要奔赴抗倭战场的这批土家官兵过了年再走,土家人就提前一天过年。后来,土家军士作战勇敢,立下剿倭奇功。土家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形成过“赶年”习俗。
土兵“剿倭”之说在《明史》、《明实录类纂》中找到相关的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俞大猷出任浙江总兵官征剿沿海倭寇之乱。当时浙西的倭寇已被打得逃遁出海,而宁波舟山的倭寇倚仗地势险要难以攻克。朝廷征调川、贵麻寮、桑植的六千兵前往剿倭,“在而简麻寮、桑植二司杀手九百人隶总兵俞大猷,令经营舟山之贼。”(《明实录类纂·军事史料卷》)俞大猷乘十二月二十夜间下大雪,令官兵及桑、麻二司兵从四面围攻舟山倭寇,一举全歼倭寇。
“桑、麻二司”指两族土司,而地处湘西的桑植县迄今土家族人口仍占59.6%,在当年更是土家族人较集中的聚居地,参与舟山剿倭的桑植兵员系土家族人无疑,且征剿时间恰好临近年关,这与传说中的时间相吻合。
土家族人过“赶年”,家家桌上都有一道“合菜”。当年土家族人给出征的子弟兵饯行,来不及置办宴席,就将猪肉大坨大坨砍开,与豆腐、萝卜、白菜、大蒜等数十种菜,混合煮成一大锅名曰“合菜”。喝酒则是喝“咂酒”,当年连酒都来不及一碗碗倒,而是直接在酒坛上插上竹管喝,名曰“咂酒”。
清代《光绪龙山县志》曾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二十八臼。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夕,令民间先朝度岁,后遂以为常”。现在,土家族人过赶年时,远离家乡的亲人也要回家。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同桌吃“团年饭”。团年饭用甑子蒸,并将坨子肉、粉丝、白菜、萝卜等煮在一起吃,叫“煮合菜”。据说当年土家官兵一起过年,人数众多,只有架甑子蒸饭。肉也没有时间切细,只好砍成坨坨。至于其他的白菜、萝卜更没时间切细、分炒了,只好放在锅里煮成合菜,后来称为“贺菜”。吃团年饭时,要关着门,不让外人进来。半夜子时以后就开始吃,吃到天亮,预示来年越来越兴旺。
听张家界人自己讲“赶年”的故事
“大多数人都是除夕夜里盼着零点钟声敲响,而我们却是在除夕之前一天的夜里开始吃团年饭。”家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的周师傅,在张家界森林公园水利工作站当炊事员,他讲述了土家族人独特的“过赶年”习俗。
57岁的他,老伴过世得早,几个孩子也在外面打拼。这几年,他都是一个人过年。今年春节,他仍然要在单位值班,孤单一人,年过得非常简单。谈到新年有什么愿望,他说,只希望孩子们过得好,多挣钱。
“我小的时候,爷爷对过年可讲究了。那时候我们都是年二十九晚上开始吃团年饭,一边吃饭,一边天亮,我们叫“头(方言,意为‘一边’)吃头亮”。周师傅说,这是因为在清朝还有解放前的时候,土匪横行,大家担心土匪看见他们弄饭菜的烟火就过来抢东西,于是提前吃团年饭。
周师傅说,一般从年二十九晚上开始筹备,三十凌晨就开始吃东西,这样一家人边吃边聊,到天亮的时候大家就吃完饭了,土匪也抢不到东西了。另外,吃饭的同时天色变亮,也寓意着生活越来越好。
“年三十白天,我们要去‘送亮’,就是到逝去的亲人坟墓及祖坟那里上香。当天晚上,我们有‘香亮’的风俗,就是把香用清油(菜油)裹好,在家门口每隔两三米插一支。有钱一些的人家可以沿门前马路往高处的方向一直插下去。香插越多,我们认为越能带给来年好运气。”周师傅说。
“年三十晚上我们通宵不睡觉,认为这样的话自己的农田一年不会长草。我们在守夜烤火的时候,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树兜拿来烧,树兜越大寓意着家里养的猪长得越壮。”
“后来,我们没有这么讲究了,我过年的方式也有了改变。”周师傅说,“到我20多岁成家后,自己一般是年三十早上五六点起床做饭,八九点吃团年饭。猪头、猪脚、鸡肉、鱼肉都不能少,哪怕不吃鱼,鱼肉放那里也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老家也没别的亲人了,就算休假回家,也不知道回哪里。”大年二十九这天,他帮单位买了两只鸡,杀掉做菜。再加上他此前已经做好的猪蹄、扣肉、鱼肉,单位食堂春节期间的菜式丰富,他也就跟着单位一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