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
浏览 大庸阳戏早先叫“杨花柳”,实为一种卖艺乞丐唱曲。后经教字垭犀牛潭人家覃氏一家班加工改造,渐次流传。两百多年后,已逐步完善成为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阳戏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表演重做工少武打,适宜演文戏、家庭戏、悲剧。唱腔由正调和小调两部分组成,共17个曲牌,正调唱腔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尾腔翻高八度,又叫“窄音”,此为大庸阳戏之主要特点。大庸阳戏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传统剧目,在沅澧流域颇负盛名。
表演特征
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戏、家庭戏、悲剧,生活气息浓。旦角在阳戏中居各行之首。阳戏唱腔由正调和小调两部分组成,共17个曲牌。正调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话叫“窄音”,大庸阳戏的风味特点就在窄音上。“阳戏”之“阳”,—说大庸位于澧水之阳,二说戏为阳春人传承发展,三说“扬花柳”与“阳”谐音,而“扬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为“阳戏”。
大庸阳戏与其他地方的阳戏有着较大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假嗓结合,前半句用本嗓,后半句高八度上去,大家叫它“金线吊葫芦”,难度挺大。全国唯独张家界的阳戏是这样唱的。大庸阳戏中“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被专家誉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能“与黄梅戏媲美”。不过,演员们要唱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派别分类
大庸阳戏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市、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县市。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市名称,称为大庸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等。
发展历程
大庸阳戏的具体形成日期,典藉中无从稽考。根据阳戏老艺人的回忆,大约200年前已经有了成型的阳戏。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村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发展过程中,受到民间花灯、傩戏、辰河戏等艺术形式的影响。阳戏传统小戏中,有不少载歌载舞的剧目,都具有民间花灯表演的特点,而《盘花》、《捡菌子》、《掐菜苔》等剧目,则直接来自花灯。不少阳戏艺人兼演花灯,溆浦一带甚至是白天唱花灯,晚上唱阳戏。
大庸阳戏形成于少数民族地区,艺人中亦有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一些艺术形式,也给阳戏的艺术发展带来影响。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间故事等都给阳戏剧目增添了特别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
大庸阳戏现状
如今张家界阳戏剧团的年轻演员,谈起学戏的经历,感慨颇多:“刚开始学的时候,真的是学了很久也学不会,要把调子翻上去很难,学了一年多才有感觉。”据说,大庸阳戏中“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是由民间山歌演变而成。当地群众喜欢对山歌,一支山歌唱过去,回歌就要打吆喝声,用小嗓吼回来,于是形成了高八度。由于是从山歌发展而来,张家界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唱腔,大庸阳戏已成功申报为湖南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