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
浏览 苗歌有古体和新体两娄,就结构形式分有奇句歌和偶句歌内容分有风俗习惯歌、喜歌、情歌、反歌、苦歌、政策歌;以腔调分有山江调和禾库腔.(苗歌结构形式和其他民族歌的结构形式不同,县内因地区不同,苗歌也有差异).
奇句类以七字为一句,三句为一组,三组为一歌,称三个头.偶句类则为两句或四句为一组,四组或两组为一歌,称四个头.湘西凤凰的苗歌和旧体诗一样,讲究押韵,但是押韵的方式和旧体诗及其它县苗歌不同,旧体诗其他县押一、二、四韵而湘西凤凰三个头有苗歌,要求歌的一、二、三句与以下各组一、二、三句押韵,他县的苗歌多是一人独唱湘西凤凰的苗歌则多是二人合唱。
情歌是苗歌的精华,苗族的情歌有少数是随口编唱的,多数是长期口头流传下来的,经过不断充实提练,艺术性较高。情歌有《羡慕歌》《初恋歌》《迷恋歌》《定情歌》等等,每逢场期(赶场)和节日,男女青年盛妆艳服、成对成双或于山坡草坪或于花丛树荫,托腮而歌,互通爱慕之情.
湘西凤凰昔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杞,酬神还愿的仪式代代相传,到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演变为"傩愿神"戏,后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到明末清初便正式更名为"傩堂戏".傩堂戏的曲调唱腔,主要流行的是十二大腔(即十二大调),十二大腔分为傩堂调和高台腔.
傩堂调包括"开山""先锋""师娘""搬算匠""童儿"大大调.高台调也称"五竿腔".包括"姜郎""白望""安安""卷子""庞氏""姜女""丧堂"七个大腔,七个大腔是原来的五大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七大腔最鲜明的特点是曲调分明,为朔造戏剧人物创造了条件.傩堂戏的剧目很多,在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始祖戏,另一类是正本戏,而正本戏又分为大戏和折学戏.另外傩堂戏又有两在派:分别为狗爬傩堂戏和得胜营傩堂戏,前者表演细腻,富有喜剧色彩;后者深沉朴质,保留地方特色,两大派均散于凤凰城乡.
乾隆末年(1755年左右)凤凰县民间流行一种歌舞和说唱表演。嘉庆、道光时期,又出现了采茶戏,它揉合歌舞说唱,形成了二小阳戏(即小丑/小旦).二小阳戏的表演虽然简单,但是已经具备了戏剧表演的特点:小丑头扎冲天钻发型或者头包燕年帕(即三尺多长的青丝帕悬吊在左耳边),围包丝帕垂于脑后,插纸花/戴耳环,画眉搽粉涂唇,模仿女性.
咸丰,同治时期,二小阳发展为三小阳戏(小丑、小旦、小生).表演的路子放宽了,更具戏剧特色,剧目以折子戏为主,服装道具都广泛使用起来,人们对三小阳戏非常喜欢,推崇,把三小阳戏的角色叫做"一把抓"的角色,评价阳戏是一根丝帕一顶网,表演一行一包,此时阳戏的表演艺术逐渐复杂全面,且有了成套的剧本.清末民初时期,三小阳戏发展成为三生(老生/正生/小生),三旦(老旦/正旦/小旦),一丑,一净(三花脸,大花脸)八种角色的戏,人们称为"八顶网子"的行为,这种行当角色齐全,配套完整的多角色戏,是学习了外来高台大戏(高腔/弹戏)的表演艺术,通过凤凰本地艺人的吸收,改造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多角戏(大阳戏)还没有特定的形式,在日常演出中,仍以三小阳戏为主(小阳戏).凤凰县阳戏剧团于1957年正式成立,而且同时也具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第一是具有地方性,它的唱腔道白是本县的口语,土气十足,打击音乐还酬神还愿的痕迹,第二是现实性,反映了地方群众的生少。第三是群众性,阳戏产生于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它的唱腔朴质粗犷
茶灯的起源于何时,已无可考,清嘉庆以后,极为盛行.每年春节,群众组织舞师子,耍龙灯,茶灯都要伴随而行.茶灯是小歌舞剧,角色少,或二人或四人,多则至少十人,男女配对,载歌载舞,活泼多姿,它的唱腔是流行于民间的小调,曲调节奏简洁,流畅欢快,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茶灯的故事情节富于乡土气息,反映愉快的劳动生活,歌颂丰收的喜悦和男女纯真的爱情,其剧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湘西各地都有茶灯,名称异或称灯戏、灯舞、花灯、茶灯,凤凰县称茶灯,有文茶灯、武茶灯两大类。文茶灯流行于县内东北部,武茶灯流行于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