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
浏览
7月28日,笔者自武陵源区农业农村工作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武陵源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平稳发展。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6087万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64元,同比增长8.2%。
农业农村工作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区水稻种植1.85万亩、玉米1.1万亩、红薯0.42万亩,夏收油菜5000亩。上半年,全区生猪存栏1.87万头,出栏1.5万头。母猪存栏1770头,牛存栏0.41万头、出栏0.206万头,羊存栏0.34万只、出栏0.253万只,家禽存笼18.9万羽、出笼15.5万羽。
在特色效益农业方面,落实“523”行动计划,全区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9800亩。新建大棚30亩、水肥一体栽培100亩,完成蔬菜保险2500亩。全区4个零售农副市场、5个蔬菜门店、禾田居网络销售正常运转,禾田居正在建设标识化流通溯源系统。大鲵发展尾数达15.017万尾,有大鲵养殖场14家。实施“湘米工程”,优质稻绿色生产面积达7000余亩。在中湖鱼泉峪村、协合抗金岩村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创建再生稻1100亩、“稻+鱼”“稻+鸭”实验示范基地500余亩。新增茶叶种植350亩,有8个茶叶基地,年产量167吨,涉茶农民近2000人。2家茶叶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积极打造武陵春茶、天子茗翠、天门红茶、金毛猴红茶等茶业品牌。全区有规模养殖场(户)63家,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28家,适养区规模畜禽养殖户污染整治已完成10家,还有6家正在整治中。全区新增农村土地流转1639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3家。投资250万元组织实施索溪峪双文、双星和协合乡李家岗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武陵源区山水林田湖农业生态修复与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试点项目已通过审批。
同时,武陵源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统筹财政涉农资金86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农村项目建设。宝峰湖水库除险加固、索水宝峰段治理、武陵源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索溪水厂改扩建等项目均已进入施工尾期,预计下半年完工。清风峡、天子山水库已完成论证、勘测等前期工作,正在申报项目选址,拟于年底动工建设。白虎堂水库已完成各项审批,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卸甲峪水库正在完善设计文本。索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制定了总体方案(草案),高云坝清淤防渗工程已完成。完成人工造林800亩、封山育林1000亩、补植补造1100余亩。实施了松褐天牛生物防治工程,坚持抓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查处。继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总投资1280万元的高云公园正式开园,滨水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城区道路绿化、水岸绿化、通道绿化等工程正在有序实施,内务资料整理全面完成。初步建成2个200亩以上生态沼渣沼液利用示范基地,启动文庄沼气集中供气项目。落实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开展了农村低保、政策兜底保障户的清理排查,强化“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积极稳妥推进区殡仪馆、公墓山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选址、测绘、评审和立项等前期工作,下一步将启动土地测算征收、地勘工作,力争年前主体建筑开工。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预计7月底完成外业测绘工作。5月中旬,开展了核心景区居民生活保障金调标扩面专题调研,对发放对象和标准进行调整。
此外,武陵源区还计划投入资金6695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各项工作正全面铺开。同时完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扶贫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动态调整,全区共查摆出6个方面22条具体问题,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