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浏览
世界那么大,让老百姓都能去看一看——在28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旅游投资和消费成为议题之一。会议确定了四项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发展个性化、特色化旅游,支持旅游自主创业;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加大政府投入,调动社会力量,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会议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互联网+”,要求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发展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和旅游装备制造。
部署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意味着国务院再次打开了政策“工具箱”。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旅游消费,哪些新热点可以挖掘?如何挖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提出,现在需求发生了变化,是大众旅游时代,发展旅游新产品、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要充分考虑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这种大众式旅游,会引导出很多新的模式。
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很重要,但要看到,目前很多旅游场所还存在配套设施落后,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财经评论员刘艳就此做出解读。
记者:一方面要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缺陷。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刘艳:配套设施比较落后,是“硬件”问题,投资力度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要多方面引入资本投入,做好投资建设的基础工作。经营秩序比较混乱,实际上就是旅游景区的“软件”有问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这就需要多方位政策法规的引导和相应的规范。
记者:除了投入还能做什么呢?
刘艳:除了投入之外要挖掘更多的旅游新业态。这次指导意见的提出,实际上明确了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方向。要淡化门票收入的作用,让市场形成自然供求的生态,特别对一些自然风景区,如果只有高门票就会导致大家有“到此一游”的心态,容易破坏环境。因此,挖掘旅游消费的新热点,就要把我们的眼界放宽到跟旅游相关的产业链的打造中去,让旅游业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在旅游的产业链上可能有哪些新的亮点?
刘艳:最大的亮点应该是“互联网+旅游”。第一,景区内部、景区之间,或者相邻两个省份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对中短途的旅游租车、专车等领域,预计都会有相应的扶持。第二,对于旅行社而言,过去各地松散的旅行社应该有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旅游资源能够有效服务于游客。信息平台的搭建,会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人流量的疏导以及合理的分配。
记者:再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如果加大投资力度,应该在哪几个方向?
刘艳:其实这次指导意见说得比较明确,就是拓宽旅游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重点在于拓展融资渠道。过去都是通过银行借贷和地方债这样的方式进行投资,和一定的民营资本的介入。但未来旅游的融资渠道最终还是要走向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至于那些处于旅游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则可能更多需要互联网金融、小微贷等这样的方式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