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5
浏览
人民网长沙9月15日电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能到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走一走,也绝对可以引众人点赞。
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的大峡谷玻璃桥既是一座创意桥,又是一座旅游桥,更是一座致富桥,一头连着贫困百姓,一头连着美丽生活。
全面升级,开拓国际市场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景点,揽下了十项世界之最——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首次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建造桥梁,主跨430米,桥面长375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300米……
玻璃桥上,游客呼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来自美国丹佛州的James和Rhonda夫妇开心的在大峡谷玻璃桥参观游玩,“这里非常漂亮,但我有一点点害怕。” 妻子Rhonda是第一次来中国,首站就选择了张家界,她表示,回美国后还要带更多的朋友来参观游玩。
自去年8月20日开放运营以来,大峡谷玻璃桥共接待游客395万人次,纳税过亿元。因接待火爆、一票难求,一次次刷爆朋友圈,成为张家界东线旅游4A景区之一、大峡谷经济区核心品牌。
景区负责人介绍,为增强游客体验,景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智慧旅游系统,实行流量控制、分时段放行等方式,取得显著效果。开业初期日均接待不超过1万人,如今高峰期可接待2万多人。
与此同时,大峡谷景区还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达成了结为友好景区的合作意向,“将引入国际团队开发高空蹦极、急速滑索等极限体验项目,全面开拓国际市场。”
玻璃桥“溢出效应”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大峡谷玻璃桥承载着景区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期望。景区+项目+乡村,实现了景区与乡村的同步发展。
大峡谷景区建设撬动了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200万元修建12公里村、组公路,解决4个村村民出行难问题;兴建饮水工程,让周边村民都喝上安全水。
玻璃桥吸引游客带来的“溢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大峡谷景区周边4个村新增客栈21家、餐馆37家,直接间接解决农民就地就业12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5人;景区商铺招租收入550万人元,景区企业精准扶贫帮扶贫困户44户145人,帮扶贫困学生15人。
2016年,大峡谷景区新建商铺经营权公开共拍得440万元,村集体、村民分别按10%、50%的比例分享收益,人均分红近1000元。
一座承载期望的桥梁,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大峡谷玻璃桥是慈利县探索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慈利县以全域旅游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扶贫行动计划,5个贫困村退出,1534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老百姓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旅游新路子,带来脱贫新日子
慈利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开展了大峡谷玻璃桥、张家界水世界、张家界冰雪世界、张家界万豪国际养生中心、张家界九渡仙岛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2亿元。
慈利县推出红岩岭、美丽南山、四十八寨等15条精品户外旅游线路,加快134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村6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9家,以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
旅游线路突出健康、体验、探险主题,按照点串成线、线组成面、面连成区的思路,积极拓展乡村户外旅游线路;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大鲵、绿壳蛋、蜂蜜、茶叶、猕猴桃、葛根产品等名优土特产;举办万福温泉世界旅游形象小姐大赛、五雷山“三月三”传统庙会、南山桃花节、龙潭河板板龙灯等节会活动,吸引近10万游客参加,为贫困户就业、农副产品外销搭建了平台,带动157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2017年,慈利县拟减贫退出80个贫困村和172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由旅游产业带动20个贫困村和6000名建档立卡人口脱贫,全力打造旅游扶贫的“慈利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