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
浏览
“青岛大虾38元一只!”国庆黄金周,“人在?途”的体验再次引发集体吐槽。“天价大虾”或许只是极端个案,却将旅游市场的乱象再度暴露出来,引发社会反思。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就在黄金周后两天,国家旅游局就重磅出击,公布了对部分景区的处理决定。其中,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等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处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内容之细、措施之严,都说明国家旅游局这次整顿决不是“雨过地皮湿”,而是要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督促景区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品质,进而提升景区的软环境和游客的满意度。
事实上,国庆旅游中的“奇闻异事”,只是旅游市场乱象的一个缩影。在价格欺诈方面,“海南三亚三道菜4000元”、“福建厦门五菜一汤9560元”都曾让人大跌眼镜;在强迫购物方面,游客如果不去消费,甚至会遭到导游的唾骂;景区管理不善,亮丽的湖光山色,偏偏与垃圾横行、蚊蝇肆虐共处一地……这些问题,遭遇一起,也足以让人兴趣索然。
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在于,景区、政府部门和游客这三者之间,政府部门本应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积极维护游客权益,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宰客情况一旦发生,一些政府部门或是反应迟缓,或是相互推诿,或是置若罔闻,更有甚者以“不归我管”为由推个干净。正如“青岛38元大虾事件”中,公安局与物价局互相踢皮球,最终侵害的是游客的权益,青岛的旅游形象也无辜躺枪。很多游客难以释怀,政府部门怎么就能置身事外呢?
其实,这不仅是飘浮作风的问题,也不仅是舆论应对的问题,更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这些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一些拥有旅游资源的地方纷纷举起旅游的旗帜,希望从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发展的热情可以理解,多一条腿走路也是好事,但是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也要保证服务质量的提升。一些地方总是把旅游景区当作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甚至当成是地方财政的“提款机”,而忽视了旅游环境的涵养、服务质量的提升。
前段时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这必然包括净化旅游市场、规范竞争环境等内容。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摒弃“管理就是收费”的短视思维,夯实旅游业发展的长远之基,更需要旅游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打好在旅游市场竞争的基础。对各地而言,国家旅游局亮出的惩罚之剑,更应是促进改变的契机。
发展旅游市场,只有摒弃“提款机思维”,站在更高的位置谋划长远,才能让当地的旅游资源释放出恒久的经济效益,种种乱象才会真正销声匿迹。想走出去看世界的游客,也会少一些“人在?途”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