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
浏览
11月10日,2017张家界·桑植民歌节文艺演出活动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举行,淳朴真挚的情感、丰富多变的曲调、清脆动听的旋律让在场的观众为之沉醉。本届民歌节11月9日至10日在桑植县举行,由中共桑植县委、桑植县人民政府主办,除文艺演出外,还举办了桑植“民歌王”选拔大赛、桑植旅游推介会等活动。
地处湘西北的桑植县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桑植民歌源远流长,是桑植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目前,已统计在册的桑植民歌有1万多首。2006年桑植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成为桑植县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赓续民歌风采
桑植县现有桑植民歌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15人,县级传承人24人。由于桑植民歌属于活态文化,传承大多是口传心授,方式单一,加之传承人员年龄老化,如何让桑植民歌有更好的传承土壤,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桑植县通过召开研讨会、颁发传承人证书和经费资助等方式,积极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并挑选人才拜师学艺。桑植民歌省级传承人向佐绒就是主动传授民歌的一员,她的学员中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10多岁,此次获得2017桑植民歌王称号的张红英便是她的学生。张红英表示,要从老师手上接过传承的棒子,更好地担负起传播桑植民歌的重任。
桑植县专门编写了桑植民歌校本教材,全县的中小学校都在传唱桑植民歌。11月9日,桑植民歌广场举行的桑植民歌节系列活动中,19支中小学优秀合唱团登台献唱。“桑植民歌进校园,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桑植民歌传承注入了新血液。”澧源镇一小声乐教师王红梅说。
桑植县还开展了非遗普查、修建民歌广场、组建艺术团、出版《桑植民歌》光碟等工作。通过分门别类,改编整理出山歌、花灯调、小调、劳动号子等共2300余首,50多万字,并在人潮溪乡和芭茅溪乡建立国家级项目桑植民歌生态保护区,开展了系列保护传承活动。
创新改编曲目
“马桑树下当年的别离,歌声总在耳边响起。你用粗糙的双手啊抹去亲人的泪滴……你把父辈的荣光,在这片热土传递……”文艺表演期间,桑植籍歌手刘赛用一首《爱的传奇》征服了现场观众。“这首歌反映了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三十一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光荣院服务工作岗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刘赛介绍,此次她演唱的《爱的传奇》是一首由作词家良鹏、作曲家孟勇合力打造的“新桑植民歌”,歌曲中富含桑植民歌本土的味道,并且更具现代气息。
除了《爱的传奇》,《九岭十八岗》《马桑树儿撘灯台》等10多首桑植民歌在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后也焕发出新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桑植民歌节首次引进交响乐,将桑植民歌与交响乐进行有机融合。并且在演出中大量融入当地非遗元素,活泼欢快的桑植花灯等非遗保护项目逐一登台亮相,让桑植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在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盛宴。
唱响民歌品牌
桑植民歌节的举办营造了人人知晓、热爱和传承桑植民歌的浓厚氛围。在桑植民歌广场,当地人围坐在板凳上,一支话筒传递其间,动人的情歌以略带沧桑的嗓音传唱。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认为,举办桑植民歌节并非一时热闹,而将成为加速桑植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他表示,作为张家界西线旅游的主阵地,桑植县将以保护传承桑植民歌为切入口,打响桑植民歌品牌,挖掘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此构建“张家界看山看水,桑植听歌休闲”的全新格局。
接下来,桑植县将建立桑植民歌视频、音频记录记载,建立数据库,引进先进的数据存储模式,对所有桑植民歌的相关音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在特色乡镇建立桑植民歌保护区,实施“桑植民歌回娘家”战略,再造桑植民歌生存土壤,提高桑植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