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
浏览 一、摆手舞的由来
土家族两千年以前,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他们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张家界地区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等县,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区,与汉、苗等族杂居。土家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舞蹈流传广泛,名称不尽相同。有叫“舍巴日”或“舍巴格资”,意思是甩手或玩摆手;有叫“舍巴”的,意思是摆手;有叫“舍巴骆驼”,意思是跳摆手;有叫“跳年”(汉语),名称虽多,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中,土家族人民都要跳“摆手舞”。
土家“摆手舞”历史悠久。在永顺县城郊石壁上刻有一首古诗:“千秋铜柱壮边陲(注),旧姓流传十八司,相约新年同摆手,看风先到土王祠。”
在“梯玛”(土家语领头人之意,是组织跳摆手舞的领头人)念诵的叙述土家族人民史诗《迁徙记》中,有若干处提到摆手舞。如:“摆手的人们啊,咱们的萝卜无论是大的还是细的,都放到背篓里,摆手用的东西,全部放到背篓里。”据了解,土家族人民的这次迁徙约是五代前后的事了。这一切都表明,土家族跳摆手舞的时间至少已有千余年了。
在《永顺府志》中,对当时的摆手舞活动曾有这样的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每逢摆手时节,人们披着绚丽的被锦(被面),擎着数百幅乃至上千幅绣有龙凤,绘画着鸟兽的彩旗,同时木鼓声、锣钹声、上百枝鸟枪声、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派节日的喧闹声,震荡山谷。成千上万的人聚在“八部庙”前的“摆手堂”,围成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迈开粗壮健美的步伐,摆动着双手,可以一连跳上几昼夜。清代彭施铎曾对当时跳“摆手舞”的场面做过详细的描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入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二、摆手舞的知识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
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1、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界时,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首列为龙凤旗队。龙旗和凤旗系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旗长丈余,边缘镶有鸡冠形花边。以白龙旗和红凤旗为上承,并排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次列为祭祀队。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多达二十余人。他们身着皂色长衫,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率领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等祭品的人,随掌堂师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队后面为舞队。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他们均着节日盛装,手里分别拿着朝筒或长青树树枝,列队入场。
继于舞队的是小旗队。凡户一面,颜色多彩,有长方形和三角形二种,亦饰有荷叶边。敬献于"八部大王"坛下,以感祖恩深泽。
接着是乐队、披甲队、炮仗队。乐队分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再配以牛角、土号、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节日的独特旋律。
披甲队由身披五彩斑烂"西兰卡普"的青壮年组成。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锐气尚武,在摆手舞中以锦为甲,以示威武雄壮。
炮仗队有鸟铳和三眼铳组成,各队按以上程序排列进入摆手堂。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章堂师手持扫帚,以高扬激越的音腔,强烈地谴责那些"大斗进,小斗出,少斤缺两"的剥削者;以道德的铁扫帚,清扫那些"起心害人,行盗为娼"的民族败类,充分表现了土家族嫉恶如仇、纯朴善良的美德。
祭祀时,祭祀人在掌堂师的带领下,依序跪下左脚,舞众亦虔诚跪下,与祭祀队一领一合,齐唱神歌,歌词委婉深沉,气氛肃穆庄重。歌毕,各排将各自的供品呈于神案,其上有"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字样。
祭祀完毕后,礼炮三响,撼天动地,摧人起舞,全场沸腾。人们在掌堂师的指挥下,整齐地变换着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舞姿优美,动作逼真,刚柔相济,粗犷雄浑。摆手舞的内容,分别展现出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桑绩织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画卷。
2、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活动。
“小摆手”在凡有土家族定居的地方都有,规模较小,只要村寨旁有一个小坪,立一个小庙(供的是土王),就成“摆手掌”,“小摆手”的舞蹈动作,以模拟农事劳动为主。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
舞蹈时,土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的土坝,击鼓鸣锣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表演内容为"拖野鸡尾巴"、"跳蛤蟆"、"木鹰闪翅"、"犀牛望月"等狩猎动作和"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可以说,所有农作、生产、生活的动作与形态都可入舞。
3、湘西仍存的摆手祭祀风俗遗存
“大摆手”规模宏大,“大摆手”的场所是几个县会祀的地方,或几个乡会祀的地方。这里坪大、庙大,到了“摆手”的季节,附近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赶来参加。由于土家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不同,原姓不同,因此祭奠的祖先与修建的庙祠也不同,祭祖的仪式也各有差异。
如龙山县马蹄寨,田姓子孙很多,传说田家祖先是田好汉,兄弟八人是八个将领,于是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八部神庙。在举行“大摆手”时,场中竖有桅杆,悬有龙凤旗,挂有大灯,场中设有燎架,旁放竹捆,所以照明之用。场中还有火树一、二根,专用来烧爆竹的。路旁插有牌灯、写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字,神堂内牵有绳索,以备人们将灯笼或猎获的飞禽挂在上边。神堂前摆一个祀案,专放打来的各种野兽。
整个活动分做三夜进行,第一夜由“梯玛”主持祭祀祖先,先由“梯玛”请神,然后把打来的山禽、野兽、家兽当场杀死供上,最后饮宴。第二夜,各寨的青年身披手织的五彩锦被当做古人的甲胄,手执刀、枪、旗等器具,进行比武表演。第三天才开始跳“摆手舞”。
又如永顺县,有七个寨的土家族人民同在这里祭祀。宽坪上燃着一条用干竹子捆成的长火把照明,祭祀仪式在“摆手佬”(梯玛)主持下进行,然后由扮着“茅古斯”的人们来进行表演。(“茅古斯”是用土语演唱的一种简单的戏剧表演,扮演者全身披稻草,头上扎几根草辫子。)表演共分五夜进行,第一夜表演扫地,唱十二月生产歌;第二夜表演打猎;第三夜表演钓鱼;第四夜表演接新娘;第五夜表演教“茅古斯”读书。在表演“茅古斯”的先后和空隙时间跳“摆手舞”。人们舞着各种模拟生产的动作,或生活上有趣的动作。有时唱山歌或对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