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9
浏览喝着清冽冽的山泉水,土家姑娘长大了。小伙子把木叶吹出了杜鹃红,爱情的酒就浓香了。从男方报日起,姑娘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闺房架一张方桌,置老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哭嫁有陈规:嫁娘居中,为“包席”,右为“安席”,左为“收席”。嫁娘起声,“安席”接腔,依序哭去,不分昼夜,哭个昏天黑地,哭个路断人稀。母女哭,姑侄哭……一哭十天半月,也有长达一、二月的。主要内容有追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事等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这是哭嫁高手。也有固定歌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剪、十绣、十打、十想等,板式灵活不一,节奏自由多变。曲调朴素地运用了复调手法中的“卡农式”,间以“嗡”、“蛮”、“啊呀呀”、“了了哩”等语气词,一起一伏,一诉一泣,哀婉动人。
如“哭姊妹”:“……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勾出了一幅美好的女儿生活图来。又如“骂媒人”:“我家板栗吊线线啦,那背时媒人想挂面;我家板栗结球球啦,那背时媒人想猪头;豌豆开花荚对荚,那背时媒人烂嘴巴;绵藤开花一根茎,那背时媒人烂舌根……”而媒人呢,笑吟吟站在一边,不恼也不怒,不时还插上几句:“燕崽崽大了它出花楼,狗崽崽大了它往外走,要是我再隔那年把两年不多嘴,只怕你抓住我不放手,跪在我面前磕响头……”两人一哀一喜,一恼一笑的神态,风趣而又诙谐,让人忍俊不禁。而“哭父母”则是声泪俱下,其哭也真,其词也凄:娘啊!娘怕儿奶水不够要饿饭,残汤剩水娘不嫌;没有鸡来没有蛋,你背到一边吃苕片片。我的娘啊,娘!夜里你抱儿睡手腕,一夜你不敢乱翻转;左边尿湿你换右边,右边尿湿你换左边,
若是左右都尿湿,娘啊!你把儿抱在心口前。干的地方你让儿睡,湿的地方你沤干……”哭者动情,听者也为之动容。嫁娘上轿前要辞祖宗”:“堂前有人人要走,谱上有名空有名。”出嫁,作为氏族骨血的转移,以哭嫁形式祈求祖宗的谅解,表示不忘根本。
土家女哭嫁俗源久远。清乾隆土家诗人彭潭秋记日:“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故“竹枝词”叹道:“养依长大又赔装,养女由来也自伤。最是哭声听不得,一声女儿一声娘。”
相传哭嫁习俗与古代的抢婚有关。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道:“长、沅、靖、川蛮……嫁娶先密约,仍同女于路,劫缚以归,(女)亦忿争求救,其实皆伪也。”但土家人这种抢婚,与原始社会末的抢婚已有了质的变化,它是对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一种控诉与对抗。而由此发展起来的哭嫁歌,则是一部独具土家特色的优秀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