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4
浏览 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形式。此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增进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深为苗家所喜爱,在湘西苗区尤为盛行。从近代群众的跳鼓活动情况来看,赛鼓和欣赏评比赛鼓的标准是技巧性和灵活性,而不是艺术性或思想性(当跳鼓作为歌舞形式出现时则例外)。跳鼓表演脚跳手击腰旋体转,多用内功,讲究气质,体力消耗颇大,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形式,且其只有动作上的高难简易之分,而无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之别,只要求套路准确、技术熟练,气质刚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将它纳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苗族跳鼓活动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起因及产生的年代,民间传说种种。有说起于部落争战轩辕时代,用于征战助威。说的是苗族先民在作战中击鼓励志,鼓舞勇士们冲杀;战争胜利后击鼓庆功,让勇士们同姑娘们一起娱乐,是以形成跳鼓活动。有说起于一对苗族夫妇杀死毁庄稼、害人命的妖魔。并以其皮制鼓,跳跃狂欢,以庆胜利。有说起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说的是苗家敬神祭祖多有击鼓通神和击鼓叩恩的仪式,因而编成了跳鼓套路。有说据《山左金石志》与《汉阳汉画像》,汉代鼓舞图像与红苗鼓舞相似,推建苗鼓源于汉代。还有说是摹仿猴子或摹仿啄木鸟编成的等等。关于跳鼓的起因和产生的年代并无确定。不过,据《凤凰厅志》(永绥厅即现在的花垣县)以及《苗防备览》等有关地方志书记载,苗家跳鼓活动早在明清以前的历史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如《保靖概要》中写道:“……通宵达旦,名‘打猴儿鼓’。”“通宵达旦”而不肯罢休一语,足见当时已跳鼓热况。不过古时候的跳鼓活动多是伴随隆重公祀活动进行的。据《永绥厅志·苗峒》记载据考查,民国时期已演变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古代歌舞式,即志书中记载的那种形式沿袭下来;一种是民间体育式。此两种形式并存,然体育式活动面更广,参加的人更普遍,多云现在苗家的传统节日,如“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鼓社节”等。体育式的跳鼓先摆出一面或多面众鼓(此鼓是公众凑钱制的以利公众使用,所以叫众鼓),聚会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地人或外地人,人人可以击鼓,或先由本地人打,外地人和;或先请外地人打,本地人和,形式不拘。其打法是按套路自打自跳自转,做出许多动作,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同于一面鼓上进行,无其他歌乐舞伴。
苗家跳鼓的种类有凤凰县的“花鼓”,吉首县的“四人鼓”、古丈、保靖、花垣等县的“团圆鼓”、“筒子鼓”、“跳年鼓”、“单人鼓”、“双人鼓”和“猴儿鼓”等等。综其套路动作内容有武术动作、生产摹仿动作和生活摹仿动作三大类型:武术动作有“流星赶月”、“雪花盖顶”、“白马悬蹄”、“猛虎下山”、“懒龙缠腰”“观音坐莲”、“双星拜月”等;生产摹仿动作有上山、下山、挖土、犁田、种地、插秧、挑担、晒谷、车谷等等;生活摹仿动作有梳头、照镜、织布、绣花、推磨、打粑粑、洗菜、淘米、煮饭等等。从跳鼓的表演形式来看,有单打(包括男子双打和女子单打)、双打(包括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对打、男女混合打以及团体打等等。在表演形式上,虽然都是将一面鼓置于木架之上,由一人或两人手持木棒敲鼓腰(又称“敲边”),由一人或多人手拿双头鼓锤击鼓,可表演的套路、动作、鼓点、节奏等却各有不同。
此外,还有“铜子鼓”和摹仿猴子动作的“猴儿鼓”等,其套路均在单打或双打的范畴。苗家跳鼓还有一个特点,即讲究鼓点节奏和步伐。其鼓点节奏人单点鼓、双点鼓和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转身鼓等。其步伐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
跳鼓的设备简单,只须鼓、鼓架、鼓锤以及一块较宽的露天平场和室内平场即可。鼓用木板制成圆桶形,腰大而两头略小,两面生牛皮,直径约60—70厘米;腰长120—150厘米。鼓架即支撑横放的木架子,高约60—70厘米。鼓锤即打鼓的圆木棒,长约15—18厘米;直径约3厘米,以击鼓时手握中间两头可打为宜。
近几年,湖南省制定了《跳鼓竞赛规则》(草案)逐渐规范化。
湘西苗族跳鼓先后于1959年和1964年进京表演。1982年、1986年在湘西吉首苗族女跳鼓
运动员石顺明,曾先后在第二、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