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浏览
桑植民歌传承人向佐绒在溪布老街向美国游客传授技艺(资料图)
非遗文化走上乡庆舞台(资料图)
武陵源冬季看戏游客不断
红网张家界站12月10日讯(通讯员 滕晔 邓道理)12月上旬,广东南方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旅游栏目摄制组先后对武陵源区溪布老街的非遗文化和黄龙洞广场的田园农耕文化进行了专题拍摄。“十二五”期间,武陵源区依托生态、民俗两大独特资源,重点打造旅游演艺、节庆文化、非遗传承、创意策划“四大特色文化品牌”,有力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演艺品牌丰富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张家界?魅力湘西》、《烟雨张家界》等演艺大戏,不断延伸服务链,构建“白天看山水,晚上赏大戏”的全新旅游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家界?魅力湘西》经过十余年的提质升级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年收入在2.5亿元左右,已经成为湖南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据不完全统计,武陵源核心景区每进入3名游客便有1名游客观看或计划观看《张家界?魅力湘西》,延长了游客在张家界的旅游时间。近年来,《张家界?魅力湘西》先后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品牌30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企业”、“中国旅游演艺票房十强”等荣誉,成为张家界市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
节庆品牌提升旅游形象。集中力量办好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森保节、国际自行车赛、国际摄影赛等节事活动。一年一届的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将“关爱森林亲近自然”作为活动的永恒主题,不仅把张家界的神奇山水推向全世界,更把绿色理念深植人心;两年一届的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以“世界的自然遗产、我们的乡村音乐”为主题,融合了世界专业和民间的乡村音乐,展示交流了世界各民族乡土音乐,提升了张家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被文化部称赞为“巧用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一次成功实践”;迄今为止,武陵源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峰林穿越自行车赛,吸引了上万名自行车爱好者踊跃参加活动,向海内外倡导了低碳旅行、绿色旅游。特别是期间策划的黄石寨速降极限挑战赛,巧妙地向外界展示了武陵源独特的户外旅游资源,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而一年一度的武陵源国际摄影展,更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心向神往,每届摄影展均收到海内外摄影人关于武陵源的摄影作品上万幅。
非遗品牌展现多彩民俗。武陵源区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索溪中心学校、天子山中心学校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使广大学生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为广大师生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武陵源区还积极引导非遗文化进入旅游市场,让非遗文化添彩自然旅游。2012年,溪布街投资3亿元打造了“中国第一条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老街”。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该景区又投资近1亿元进行提质升级,积极创建4A景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目前已吸引“中华老字号”火宫殿、“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等名企以及银锻造、蓝印花布、碾榨、酿酒、牯刻等5大非遗传习所入驻,将大湘西乃至湖南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融入街区,实现了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
创意品牌扩大旅游市场。近年来,积极借鉴电影《阿凡达》营销事件的成功经验,引导民间力量围绕时下娱乐热点开展主题营销,把武陵源核心景区美丽风光成功植入《江南STYLE》《小苹果》、《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钟馗伏魔》、《捉妖记》、腾讯游戏《天涯明月刀》等娱乐产品,变旅游经济为创意经济,以“小成本”赢得“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