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浏览
位于慈利县西南部的溪口镇,始建于清末,因九渡溪、杜家溪交汇入澧水而得名。初秋时节,笔者来到溪口镇走了一遭,感受到了这个古镇的山水古韵新景,红色土地崭新的面貌。
境内的红军树、苏维埃溪口区委旧址、红军医院及指挥部旧址、棉花山阻击战遗址等一个又一个历史留下的足迹,在初秋的阳光照耀下,弥漫出浓浓的的红色气息。走进溪口镇政府,镇上的党员干部围着笔者,纷纷道出溪口古镇的变化,十八大以来,溪口镇党委政府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开发,努力建设“千年古镇”,并结合溪口镇实际,探索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模式,让全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摸一摸它 ,想抱它,可惜抱不动了,这棵树太大了。”这是今年5月19号,贺龙元帅的女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贺捷生回溪口镇的场景,她所环抱的大树就是溪口镇樟树村的千年古樟“红军树”。这颗拥有12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不仅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更是在1935年2月见证了贺龙、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这颗千年古樟下召开的动员大会,并在树下收编农民队伍,现在这里又被确定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示范基地,2017“健康中国湖南行?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慈利站)系列活动之穿越大湘西徒步健行组启动仪式也在这颗“红军树”下启动。
“这个地方有一个红军树,有个苏维埃老院子,这是历史留下来的.....有这两个好的红色旅游点,所以就带动了这个地方的旅游发展。”溪口镇樟树村书记王家顺告诉笔者,樟树村过去一直是个老少边穷的穷山村,而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让樟树村这个革命老村重新焕发出了活力。溪口镇党委政府在慈利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该村从过去只有一条3米多宽的狭窄通村道路,到现在拥有6米宽的通村公路、已建成可容纳上万人的红军广场和近百亩水果采摘园等,村民收入从2012年的人均6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人均8000元以上。
“我们村里以前比较穷,以前就是靠传统农业,种水稻,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实行了种水果金秋梨,葡萄,草莓,这是高效农业,每亩产值可以达到两至三万块钱....”樟树村村民王常富告诉笔者,他既是溪口镇樟树村人,也是慈利县富民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1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将过去的水果协会升级到现在的富民水果合作社,发展社员126户,其中80%的社员都是当地农民和部分贫困户。
富民水果合作社在依托溪口镇的红色旅游发展带动了该村的特色产业,并助力了精准扶贫,合作社也从2011年的总收入220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380多万元。笔者在村民口中得知,从2011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之后,社员收入比较稳定,村里变化也比较大,以前村里都是破旧的房屋,而现在各个房屋都翻修了,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
樟树村的发展仅仅只是溪口镇变迁中的一个缩影,笔者从2010年从事工作以来,前往溪口镇已有数百次,笔者也深深感受到发展带给这个革命老区的变化——溪阳公路的通车,让过去从慈利县城到溪口镇的3小时路程缩短至1小时路程;溪口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蔬菜种植基地、养殖基地、优质稻和双低杂交油菜基地、药材种植基地、特色水果种植基地等多个助农增收的特色农业产业;境内的红军医院、苏维埃溪口区委旧址、红军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000多人,特色旅游产业也已悄然成为溪口镇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有名的革命老区,过去五年,溪口镇经历了“破蛹”式的跨越发展。在平凡的五年里,老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思路,用勤奋和智慧做着最细微的改变, 溪口镇区域交通枢纽框架初步形成,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溪口镇正逐步告别贫穷、告别落后的尴尬处境,“山水古韵 红满溪口”的全新时代正带领老区人民开启跨越发展的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