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
浏览
航拍下的双峰宛若油画色彩斑斓(资料图)
双文村倒栽落水源
危房改造后,村民毛至顺的房子
双峰生态农庄
从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乘车上山,一路蜿蜒,十分钟左右便到达秀美宁静的双文村。村里硬实宽敞的水泥路连通着家家户户,漂亮气派的民宅错落有致,干净舒适的村容村貌宛若山水画……好一幅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科学谋划定思路
双文村位于武陵源区东部,属索溪峪街道办事处管辖,2016年5月由原双峰村和原文庄村合并而成。现辖18个村民小组,373户1291人,其中党员43人。村面积约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1亩,生态林面积38872亩。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
2015年至2016年,武陵源区委政法委、区农业银行成为原双峰村的城乡互助共建后盾单位;区财政局、区供销联社成为原文庄村的城乡互助共建后盾单位。合村后,四家单位同时成为双文村的城乡互助共建后盾单位。
在双文村的城乡互助共建工作中,后盾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三年中,先后50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村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资金的衔接落实,后盾单位都积极协调,帮助村里找准项目、落实资金。
后盾单位成立了专门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每月驻村达到20天。并先后联系交通、水利、住建、公路等多家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和资金,为城乡互助共建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年中,后盾单位对双文村完成实际投资485.5万元。基本实现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的工作目标。
基础建设换新颜
“我们的村庄变得更美了!”双文村原支部书记、现村委会副主任曹文勇见证了双文村的一系列变化。
三年中,双文村围绕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合理整合资金,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原双峰村,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为保证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旅游接待用水,在广泛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后盾单位对村里的饮水工程投入8万余元进行改造升级,解决了全村800余人的用水问题。投入近45万元硬化到组入户公路1200米,使村民的出行更为便捷。张家界双峰旅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双峰生态园,落实特色村级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投资100多万元对山寨进行改造装修,建成颇有特色的双峰生态农庄并顺利投入运营。
在原文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达到了159万元。2015年完成水泥路面硬化5段400多米,投入资金24.5万元;投入45万元完成罗家湾拦水坝及配套工程(库容为1300立方);争取了10万元完成神水峪100立方蓄水池的新建与维修工程。争取扶贫资金47万元完成倒栽落水坝清污、水源排污工程和供水主管网改造及入户水表安装;并投入5万元解决了入村公路两侧环境整治。
2017年,根据涉农资金统筹办的安排和后盾单位的积极争取,双文村共安排了4个项目约198万元。包括全村路灯28万元,原文庄四组水毁护坎10万元,风门垭道路硬化和原文庄二组入村公路加宽150万元,村民文化体育娱乐设备和场所1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脱贫攻坚去穷根
治好自己的残疾双腿,重新站起来,是贫困户谷红霞三十余年来的梦想。2016年,她的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了解谷红霞的情况后,后盾单位区财政局把谷红霞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并特批5万元的扶持款,由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专车专人送谷红霞到长沙湘雅附二医院住院治疗。治疗费用由后盾单位帮助联系筹措资金,谷红霞没有花费一分钱医疗费。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受益的不仅是谷红霞,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54人都是受益者。2014年脱贫5户17人;2015年脱贫11户44人;2016年脱贫28户87人,预计今年脱贫2户6人。
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9132元,2017年年底预计达到1000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富裕道路多宽广
驻村工作队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结对帮扶投入的情况下,还积极引导村民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集体经济上大做文章。
通过多次调研座谈,武陵源区委政法委出台了双峰村种养殖业奖扶工作方案。落实委托帮扶资金30余万元,对张家界茅花界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个养羊大户实施了栏舍改造建设。原双峰村部出租资金每年3万元,管理费用1万元。生态园每年返租3万元。2016年,原双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43万元。在原文庄村,后盾单位积极支持农民闲置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项目扶持,建立水厂收水费,既加强村民节约用水意识,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供水收入每年约4万元,村里的集体经济开始起步,变“输血”为“造血”。
“村集体的钱包‘鼓’起来了,村民的收入多了起来,村干部干工作的劲头也就鼓起来了。”这是双文村委会主任毛勇军常说的一句话。
三年来,村里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依托环境整治“6+1”行动制定制度,开展家庭环境户户比活动,做到垃圾不上路、不污染,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性改变;每年开展综治民调工作2次,建立并配齐法治工作站机构、人员,制定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依靠远程教育平台和农家书屋两个“阵地”,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在防汛、防火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三包”措施,目前村里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年的城乡互助共建,双文村获益颇多。对于未来的发展,双文村党支部书记邓辉介绍,将坚持生态第一、环境优先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持双文村的原生态,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利用乡村资源优势,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