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
浏览凤凰十大怪现象解析一
作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旅游总会发现一些新奇和独特的人或者事或者物,前不久去了湖南湘西的凤凰旅游,凤凰古城给我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同时也让我发现了凤凰的几个怪现象,总结了出来跟大家分享下。
凤凰第一怪:木楼长腿水边盖
乍一看,有朋友不解,木楼长腿是怎么回事?听我跟您说。话说这凤凰古城有一条母亲河,伴城而过,如黛似练,当地人呢修建起一种叫做吊脚楼的独特建筑逐河而居。吊脚楼一侧临水,一侧倚岸。临水一侧,以木支撑,是为“吊脚”。整栋小楼轻盈俊俏,楼临水,水映楼,清晨黄昏,霞光如水水如烟,三五月圆之夜,景色更是怡人。这时凤凰第一怪。
有人问了,那凤凰第二怪呢?这凤凰第二怪:高山顶上结村寨
有人会说,这不是给自己找不方便吗?怎么可能呢!如果你从吉首过来,出吉首城十里,行至万溶江峡谷上坡路段,透过车窗,就可见到对面的群山之中林立的一个个山头上,总有一个个村庄建在山顶之上。就像大家怀疑的那样,村庄建在山顶,出行和取水都十分不便,给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更何况由于山顶陡峭,有些村庄房子背后甚至是悬崖峭壁。那么,为什么如此不便却还要在这种地方建房子生活呢,这真是一大怪。实上,走进凤凰苗族聚居的地区,很多苗族村寨也是建在这样的地方。村寨建在高山顶上,这是以前战争留下来的痕迹。吉首至凤凰公路对面的山顶村寨,原先是因为每个山头建有烽火台和屯堡,因为山对面即是苗区,在山顶建烽火台和屯堡,可以密切监视苗区动态,保护凤凰城与吉首地区乾州城的联系。如今虽然已不需要这样的监视,但当年那些烽火台和屯堡戍卒的后代,多年繁衍,当初的烽火台和屯堡已发展成村庄。而苗区的村寨建于山顶,则是有利于战争中易守难攻,在战乱和匪乱严重时迁建于此,一两百年过去了,如今却成为当地一大特色。看到这里,也就见怪不怪了。
凤凰第三怪:猪肉三年不腐败
湘西气候潮湿,食物不易保存,又怎么会猪肉三年不腐败?就是放到冰箱里也不至于放那么久吧?凤凰人自然有自己的办法。乡下冬日宰猪,除尽毛脏后,把肉砍成一条条放进锅中用热盐腌制后,拌上秘制香料存入缸中发酵数日,发酵过程中肉中物质发生变化,水分分解出来,三五日或一周后,把肉从缸中取出,一块块挂于火炕、灶旁,注意火候,烟火熏之,直至水分除尽,肉硬如木,闻名遐迩的腊肉就这样做成了。熏制得当的湘西腊肉,可以在谷仓或柴火灰堆中存放三年不腐,且肉质香醇,味美无比。
凤凰十大怪现象解析二
凤凰第四怪:白米饭中放野菜
凤凰有一种凤凰小吃叫做社饭,在沈从文故居对面有一家做得很是地道,号称凤凰社饭王,这白米饭中放野菜说的就是社饭。个人认为,社饭是凤凰第一美食,只是外地游客一般很难吃到正宗的凤凰社饭,除非你是春天到凤凰乡下去做客,才可能有正宗的社饭吃。湘西凤凰土乡苗寨都有过春社吃社饭的习俗。大抵正月刚过,社菜冒出绿芽,家家户户都要煮社饭吃,以示过社。客人如碰上这个节目,那你就大饱“口福”了。
煮社饭的方法与一般饭不同。首先要到园边地角或溪边采撷鲜嫩的蒿菜(也称社菜),把它洗净剁碎,在石板上把苦水揉尽,然后放在锅里焙干,与切成碎颗的腊肉拌葫葱炒香。其次,按三比一的方法,把三分之一的粘米煮到半熟,再把三分之二的糯米倒入锅内与粘米煮熟,然后把事先炒香的蒿菜放进锅里拌合均匀,有些时候还可以加上花生米等干果,盖上锅盖焖上半个钟头就可吃了。这种方式煮的社饭具有饭香、肉香、菜香三味,尤其是柴火土灶煮出的社饭锅巴,真是香脆异常,让人难以忘怀。吃社饭,正是仲春时节,桃红柳绿空气清新。虽然家家户户都做社饭,但总有不相同的时候,邻居要互相赠送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代延续。
凤凰第五怪:大河中央谈恋爱
第一眼看到凤凰古城外的沱江之上行人不断从江面行走,很是疑惑,惊为天人!以为凤凰人竟然拥有水上行走的绝技,后来才发现原来沱江中有一种称之为跳岩的过河设施,就是在水中每隔尺许左右距离,埋下方形石柱一根,水从石柱间流,人从石柱上走,因为水位刚好和石柱平齐,不时还有江水漫上石柱来,脚下可感到流水汤汤,清凉之气沿裤管上沁,自有一番情趣,远远望去看不到石柱,只看到人从水面上疾步而去。
但跳岩最惊险处莫过于相向而行,于河中让路,由于石柱窄小,往往需小心翼翼。这时,女人多半心惊肉跳。很多凤凰情侣的第一次牵手多半在跳岩中央实现突破。当时的情况:女方为形势所逼,要找安全感;男方则蓄谋已久,早迫不及待,两手相牵,情意自生。
小生不才,有过此等经历,当时与女孩约会几日,夜夜畅谈人生理想,脸上君子谦谦,肚中欲火如焚,只是均是情窦初开,尚无经验,如同猎狗遇上刺猬,不知如何下口。终于有人出了个主意,要我引女从跳岩过河,掐准时间,朋友则从对岸过来,故意打闹,吓得女人花容失色,于是果然得手,日后我网名西门小庆,职业生涯实在是从跳岩开始的。
凤凰第六怪:媒人家里猪头带
谢媒的礼仪,无非是给媒人送上糖酒之类,还真没有看到过给媒人家里送猪头的。然而凤凰这地方除了这些常规的礼物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猪头。凤凰人认为,头是一个生物最重要的部位,也是最精华的部位,所以若杀鸡的鸡头,总是要敬献给长者,鱼头总要留给年幼的孩子吃,是为尊老爱幼。猪头敬献给媒人,是感谢媒人牵线搭桥,是最诚挚的感谢媒人的礼物。
凤凰十大怪现象解析三
凤凰第七怪;刀山火海脚板踩
上刀山下火海以前只是在电视里听到一些江湖人士为报答恩公时的一句承诺,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之类的,在凤凰古城,我却看到了,亲眼所见,看得真真的。凤凰苗族,有所谓“老司”,即在祭祀等系列重大活动中驱鬼、祈神、祝福的法师。“老司”做法时且歌且舞,还有绝技表演,如吃火炭、吃碗块、摸油锅、胸碎石、定公鸡,最绝的莫过于上刀山和下火海(此类秘技中央电视台有专题节目报道过)。
所谓上刀山,也称上刀梯,刀梯由一根高10米的铁柱,72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和顶端上边3把寒光逼人的钢叉组成。苗老司身着民族服装,赤脚、光膀,做过法事念过经文之后双手抓住银光闪闪、寒气逼人的刀刃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横档刀,到顶端后,横身趴在顶端的刀叉上,刀叉可以旋转的,还要旋转几圈,摆出更为惊险的姿势和动作。观者无不神色紧张,而老司们却神态自然,若走平地。而下火海,又称踩犁铧,下火海表演时,表演者要踩过经火烧一个半小时、通红无比的几块铁板(湘西地区多半以犁地的铁犁铧做道具)。铁板被放在长长的木板上,由于温度极高,铁板一放上去,木板立刻燃起火来。表演者要轮番用脚踩过滚热的铁板。表演完后他们不仅要抬腿向人们展示毫无损伤的光脚,而且还把滚热的铁板放到一个盛满青水的大盆中,霎时间大盆里的水被铁板烧的沸腾起来,冒起滚滚的水泡;白色的雾气也随之升腾而起。
上刀山和下火海是苗族的两大秘技,表演过程中积淀了技巧、胆识、工夫,堪称一绝。
凤凰第八怪:床底总有“咕咚”在
这个“咕咚”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说的是泡酸菜的坛子里发出的声音。凤凰有句俗语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即走路走不稳,摔跤)”。凤凰人尤其喜欢吃酸味的食物,酸菜种类多如牛毛:酸豆角、酸罗卜、酸白菜、酸辣椒、酸包谷粉、胡葱酸、酸茄子、外婆酸、酸辣块、酸肉、酸鱼,实在不可胜数。(湘西及同纬度的山区,是地理上的一个发酵带,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酒鬼酒、国窖1573均在相近的纬度,此特性吉首大学张永康、麻成金教授有专著论述,即湘西三带理论——地理发酵带、土壤富硒带、植物群落亚麻酸带)酸菜生产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做,由于做酸菜需要坛子,且坛子不能离地(坛子要依靠地面湿气保持湿润)但坛子很占地方,所以湘西百姓家里的酸菜坛子一般都放在床底下。夜晚睡觉,酸菜发酵时,吸收坛子上面的水,几分钟就发出一次“咕咚”声音。外地人不知就里,搜索声源半天,却一无所得,堪称一怪。
凤凰第九怪:美女身上“叮当”戴
凤凰县全称凤凰苗族自治县,自然是以苗族为主要少数民族,大家都知道苗族人对银饰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凤凰苗族美女,均喜戴银饰,银饰全为手工打造,做工精细,某些配件用银丝缠绕而成,苗族银饰匠人仅凭手工打出的银丝,就可细如发丝。全套苗族银饰,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总重量达数斤,其中最俊美精致的,莫过于头冠。苗乡节庆之时,少女们身佩银饰,窈窕而来,帅气动人,银饰上小的铃铛和配件随着少女脚步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响,十分动听。如果是一群姑娘,则声音更是如同交响乐一般悦耳。
凤凰第十怪:窝窝弄里出将帅
凤凰话“窝窝弄”就是指和不起眼和偏僻的小胡同和巷子的意思。凤凰人自古以来崇文尚武,凤凰古城本因兵筑城,先有军营军队,而后有城市和居民,历史上的凤凰城,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围绕着军队而存在,或本身家中有人身在军籍,或为军队提供服务和供给,当兵成为那个时代的凤凰男人的唯一出路,凤凰走出去的第一批人物均是将军。但这些人,很多出生非常卑微。窝窝弄里出将帅,说的就是这些将军们往往出生并不起眼,甚至很卑微,只是历史的风云际合,再加上自身的勇猛,往往最终用一身枪伤换得一份功名和传奇,使自己子孙能够跻身到所谓的上流社会。如以镇压广西太平军有功而最终做到贵州巡抚的田兴恕将军,本只是一个为军营割马草的小厮,沈从文的爷爷官至贵州提督的沈宏富也只是凤凰城南中寨村的一个普通农人。凤凰的将军中,很多都是这样的出生。大概是出生“窝窝弄”,成长在底层,所以在意志力和决断力上从小就得到了锻炼,适合从事将军这一职业。
清末至民国,凤凰行伍出去的将军,大概在三四百以上。仅民国,少将以上的军人就有近百人,其中包括多名同盟会会员、黄埔军校校员和抗战英雄。一直到九十年代,凤凰古城广场附近还有一个民宅挂着黄埔军校凤凰联谊会的牌子,这所名校在如此边远的凤凰居然能有这么多学员,并成立联谊会,这在全国来说也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