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
浏览 庙会
白族历来有赶庙会的习俗。庙会日期是本地祠庙供奉的本主生日或忌日。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行酬神和文化、物资交流活动。逢庙会时,周围十几公里的土家、白、苗兄第姐妹身着盛装,带着农副产品,城乡商贩带手工日用品,民间艺人身怀技艺,民间小贩带着五花八门小吃,聚集一起,献技献艺,相互交易 ,各得其所,热闹非凡。庙会首先是酬神,抬神游乡。扛着万民伞和神旗在前引路,民间乐队紧随其后敲锣打鼓,吹牛角、长号和唢呐。有三人举着执事牌,四人抬着神像轿。土老司一手捏着录宝,一手持海螺,跟在神轿后。游乡队伍走街串巷,沿途村镇的人放鞭炮迎接祭拜。游神到达庙会中心场所后,人们汇集一处跳仗鼓舞、摆手舞、唱山歌,吹牛角,玩龙灯、狮子灯、花灯,打三棒鼓和九子鞭等,欢歌笑语。同时品尝小吃,采购物品,青年男女双双约会谈情说爱。至暮,敲锣打鼓把祖神像抬回祠庙,众人散去。
赶僵尸:
全世界范围内唯湘西有此民俗。看香港的电视台鬼片电视和内地录相厅鬼片,均可见到赶僵尸的恐怖场面。古代湘西人在外地做官、经商、求学、闯荡江湖,死后不愿火化,由亲朋雇请湘西巫师将死人穿上黑衣、黑裤、黑袜、黑布鞋,戴黑帽,口中念念有词,求神作法,让僵硬的尸体站立起来走路回老家。赶僵尸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在夜晚,人少的地方,白天阳气太盛则不成;二、所赶僵尸必须是三具以上,太少赶不动。至于僵尸为什么能走路,则是一个至今无人能解的迷。表面看好象是迷信,但它却是一种客观存在。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坚得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一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点燃的小火把逐人上传,然后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火把节的高潮的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响声,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火把节的尾声的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