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
浏览 三棒鼓是指①流行于湖北的一种曲艺形式。②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段子。
曲艺三棒鼓
曲艺中的三棒鼓又称为花招鼓。艺人所敲击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来宽。是用三足支架架起,与京韵大鼓、奉调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
三棒鼓历史渊源
三棒鼓流行于湖北天门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曾经广为流行。以抛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说明明代已有此曲种,后流入湖北,并在竟陵(今天门县)一带盛行。清代末叶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及于湖北沔阳、洪湖、潜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并流传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三棒鼓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过英、法、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
三棒鼓的棒法来自于生活,“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棒法具有浑厚的生活气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节,艺人们都结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论贫富,户户必到。遇见特别贫寒的渔家,表演者还会将别家赠送的礼品转送,意图希望人人过节都欢喜。在洪湖、沔阳一带,三棒鼓颇有市场,因此,艺人颇多。1818年前后,洪湖有户人家的3个女儿都是优秀的三棒鼓艺人,她们结成戏班,所到之处,聚集观看的人群常常“翘首伸颈,围于堵墙”。
可是,洪湖一带水荒不断,导致民不聊生。为谋求生路,人们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三棒鼓成为洪湖人民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个武器。
自1949年之后,除水害,兴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远的过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听一曲鱼跃蟹肥、荷绿藕白的新曲,便能体会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三棒鼓艺术形式
三棒鼓的道具少不了鼓和棒,也有短刀、钢叉。表演形式类似杂技。通常情况下,艺人多是女子。一般是3—5个女子组成艺术班子,表演时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开弓,击打另一根抛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节奏必须和鼓点一致。也有以5把钢刀代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三棒鼓是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丢棒击鼓,另一人奏马锣,二人对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有“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跛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唱词结构各地不同,较常见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组。还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组。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打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师傅击鼓唱词,一人打锣,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将鼓架摆在前面鼓架上,将锣挂在鼓架下面,用细绳系着锣棒套在脚板上,表演时,口唱词、手打鼓、脚踩锣,锣鼓节拍是按抛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三棒鼓的唱词是五言四句重复半句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为一节。每小节的第四句要重复半句。每一小节击响锣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击三响,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下。例如唱:"学打三棒鼓",打"锵锵锵";唱"学又学得苦",打"锵锵锵";唱"三岁学到一十五",打"锵锵锵";唱"学起呀,学起走江湖",打"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这一小节,每唱一字为一拍,"锵"为锣鼓同鸣声,每声占一拍,标点符号也占一拍。每拍的快慢取决于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个花棒下落一次均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抛得低,下落的频率就快,每拍所占时间就短,反之,花棒抛得高,每拍占的时间就长。三棒鼓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求压韵,一句和三句可压可不压。
打三棒鼓的锣鼓曲牌不变,但唱词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词外,均为即兴编词随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脑筋灵活、口才伶俐者。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抛棒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因此,凡是学打三棒鼓者,均需经常练习飞抛接技术,做到闭目均能抛接刀棒。因此,土家族青少年经常用三个卵石练习抛接技术,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会抛棒,而且能抛刀。
三棒鼓代表曲目
三棒鼓的传统曲目,大多反映旧社会人民的痛苦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如《逃水荒》、《宣统皇帝坐金銮》、《开门曲》、《十恨》等。也有以描叙古人和四时景色为题材的曲目,如《十绣》、《唱八景》等。还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月望郎》、《孟姜女》、《叹五更》等。三棒鼓很少演唱故事情节曲折的段子。只是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有的艺人流浪到浙江绍兴时,曾用三棒鼓演唱过《十八相送》、《十里亭》、《访友》等曲目。
三棒鼓的现代曲目有《绣十景》、《绣花》、《我们湖乡新事多》、《敲锣打鼓上北京》等。
[编辑本段]相声三棒鼓
《三棒鼓》原名《学评戏》,是整理加工过的相声传统曲目,对口,短段。学唱内容往往因人而异,1956年经侯宝林加工整理并演出,改名《三棒鼓》。
曲目开头先讲述了评剧的发展简况,并且学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评剧演员花莲舫的《刘公案》选段和老白玉霜的《玉堂春》选段,仿学了“大口落子”的演唱特色。接着回顾、仿学了评剧刚刚兴起时,在庙会上围个布圈演唱《老妈开嗙》时的凄凉景象:由于班主只顾赚钱而不顾演员和观众,演唱中间常常敲鼓暂停向观众零打钱,结果,比买票听戏还贵,坑害了观众。侯宝林表演时既模拟了一心赚钱的戏班班主,也模拟了两个看戏的老太太,通过两方面不同的音容笑貌,讽刺了旧社会的这种畸形现象。
1956年下半年中央广播说唱团侯宝林、郭启儒首演并录音广播,且为保留节目,脚本收入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侯宝林相声选》。